近日,校党委书记刘志军、校长李成伟到粮食创新发展中心调研中国粮谷项目工作,听取中国粮谷项目论证、规划、申报进展和项目落地情况汇报。原校长王录民教授、卞科教授参加调研,党办朱立峰和校办牛进平 、王云涛陪同调研,科技处王晓曦、标准化与质量检测中心王殿轩、粮油食品学院赵仁勇、粮食创新发展中心裴少峰,郑州粮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庆参加调研会议。校党委副书记李学雷主持会议。
校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李学雷教授首先从项目推进情况、项目意义、建设条件与发展空间、项目运营管理等8个方面,整体介绍中国粮谷项目的论证规划及项目推进的基本情况。与会领导和专家从多个角度分别介绍了中国粮谷项目的提出、论证、规划、申报、推进、项目落地和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等。
王录民教授强调,郑州汇聚起的粮食要素、资源禀赋,得天独厚、独一无二。中国粮谷项目抓得准,有意义、有价值,也有实质性推进。下一步需要争取省市重视和支持,深入梳理工作思路,形成拿手的独门绝技,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。卞科教授指出,建设中国粮谷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,天时地利人和兼备,中国粮谷是郑州打造粮食科技产业全国中心,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。对学校来说,建设中国粮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就是建设国际一流的粮食大学。从创建“双一流”工作看,河南工业大学在粮食领域与世界一流最接近。中国粮谷聚焦三个层面:在科技推动发展层面,将近20年的粮油技术推广到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帮助沿线国家解决粮食产后问题,着力提高粮食加工比例,提高粮食、食品的附加值。在技术层面,集成粮食领域的全球先进技术,推进技术升级,提高智能化水平。在原创科技创新层面,营造良好氛围。下一步要努力争取河南省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支持,相关企业的投资参与。王振清教授建议,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,关键要加强中国粮谷项目力量。一是把与“粮”有关的科技、团队梳理出来,奠定长远发展之本。以学校为主体,吸引全国的,集中全世界的,成就世界粮食科技之最。二是建议筹备成立地下储存生态储粮国家工程实验室。三是要把河南工业大学、中国粮谷打造成中国的“粮食企业发祥之家”“食养疗养之基”。王晓曦建议,中国粮谷要集聚技术,让行业卡脖子的关键难题得到关注,得以解决,推动项目上升到国家和市场层面。通过与政府部门、中粮、中储粮等企业建立联合项目,往解决行业、企业实际问题上去聚焦。郑州粮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庆认为,中国粮谷贯彻落实中央统一部署、主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,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引擎、积极破解粮食和区域发展难题。中国粮谷通过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一心一轴一园多区建设,可以对全省粮食生产起到支撑作用。中国粮谷应掌握粮机装备话语权,通过粮机装备的体系化、智能化改进,逐步实现粮机创新规划,通过创新发展、专利知识产权、产业孵化,形成良性的自循环的支撑力量。基础研究和创新需要政府投入、引导,应用创新需要靠市场解决,形成完整创新链,拉动学校学科、科研发展。目前需国家局和河南省两头使劲,促成互动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“十四五”规划,对项目已有描述,黄淮海粮食安全产业示范带具有项目支撑。王殿轩教授强调,进一步理清项目逻辑逻辑关系,项目的粮食科技方向、目标要具体。赵仁勇教授指出,中国粮谷项目要聚焦粮食,立好旗杆。凝练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短板食品产业加工链,明确粮食机械、食品加工装备等科技创新、技术研发的方向。
听取各位领导和专家介绍后,党委书记刘志军和校长李成伟对中国粮谷项目给予充分肯定,并表示学校将大力支持中国粮谷项目下一步工作。李成伟提出中国粮谷项目需要重点思考的几点问题和建议。刘志军对中国粮谷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。
李成伟表示,中国粮谷项目的意义大、愿景好,对学校的发展甚至对学校“双一流”创建工作都是重要支撑,学校一定支持。针对中国粮谷项目下一步工作,李成伟提出需要重点思考的几个问题和建议。一是意义要讲透。争取省市支持,做好周密考虑和预案,要立足贯彻总书记指示和落实国家战略高度,聚焦产业拉动,推动河南食品产业提升,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等,组建人才团队等。二是路径要说清。中国粮谷作为平台创造者、生态创造者,要把相关资源整合到一起,推动产业价值链重构,为产业赋能并创造效益。三要明确需求定好位。努力吸引龙头企业介入,有产业项目,也要有公益性项目。四要坚持项目为王、工程为王。中国粮谷项目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。要梳理与投资对应的项目清单,说明解决行业哪些问题,拉动产业做什么工作,把粮食国产装备替代进口装备、粮食加工附加值提升、行业标准制定、粮食工程项目升级等等,都落实到项目上去。五是平台公司要搭建好推进好。要摸清相关产业和企业底数,形成合力发展态势。
刘志军要求,一是把项目做深做透做细致,达到两个清楚。二是项目论证材料要鲜明地突出核心点,讲清楚中国粮谷的重要性、可行性、现实性。三是要理清项目的目标体系,建设条件。四是积极争取国家、河南支持。刘志军强调,要从现在开始做起来,把学校粮食研究方面的优势凝练出来,组建攻关团队,论证形成若干项目。要积极以项目方式融进河南“十四五”专项规划,形成支撑,做好粮谷创新基础,建成粮油及相关学科的主打团队,确保学校、产业发展和人民成为受益者。